阊门送别

送别阊门日已西,自将光景比乌栖。
平生不解依枝宿,今日翻成绕树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阊门送别》是明代诗人徐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哲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徐渭: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
  1. 诗歌原文
    送别阊门日已西,自将光景比乌栖。
    平生不解依枝宿,今日翻成绕树啼。

  2. 诗意解析

  • 送别闾门日已西:描述了与朋友告别的时间已经过了正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舍。
  • 自将光景比乌栖:将自己的身影和时间的景象相比较,形象地描绘了岁月如鸟般飞逝,无法停留。
  • 平生不解依枝宿:表达了自己一生不羁的性格,不喜欢依附他人,不愿像树枝一样被束缚。
  • 今日翻成绕树啼:今日却如同树上的鸟儿因失去栖息的地方而啼叫,比喻自己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和无奈。
  1. 写作背景:《阊门送别》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徐渭的其他作品以及历史记载推测,这可能是他在游历或任职时所作的送别之作。徐渭在官场生涯中经历过多次离别,这首七言绝句可能反映了他个人对于人生离别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对比“乌栖”和“绕树啼”,将抽象的时间概念与具体的生命状态相结合,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而富有力量,用词精准,如“日已西”和“绕树啼”等意象鲜明,易于读者产生共鸣。
  • 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1. 文化影响:《阊门送别》作为徐渭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深刻的生活哲学。该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为后世提供了关于文人墨客情感与哲思的宝贵资料。

《阊门送别》不仅是徐渭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群体共同面对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