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载西施之五湖图

五湖一舸载谁摇,尽道西施伴蠡逃。
老案一翻千古后,成都太史是皋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范蠡载西施之五湖图》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品信息
  • 作者:徐渭(1521—1593),明朝著名文学家、画家,号天池山人,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诗书画皆精,尤以画名世,与陈洪绶并称“青藤白阳”。
  • 创作年代:明代。
  •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1. 作品原文
    五湖一舸载谁摇?尽道西施伴蠡逃。
    老案一翻千古后,成都太史是皋陶。

  2. 作者简介

  • 徐渭简介:徐渭(1521—1593),汉族,明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市)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徐渭的生平经历复杂,他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书法、绘画、诗词等领域均有建树。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1. 作品赏析
  • 《范蠡载西施之五湖图》是一首描绘历史典故的七言绝句。首句“五湖一舸载谁摇”,意指传说中的范蠡和西施乘坐的扁舟在五湖中摇曳,形象地表达了两人隐逸江湖的意境。次句“尽道西施伴蠡逃”,则暗喻了西施与范蠡一同隐匿于江湖的传说故事。第三句“老案一翻千古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回顾与思考。末句“成都太史是皋陶”,则通过提及古代太史皋陶的故事,来点明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意义。

《范蠡载西施之五湖图》不仅作为徐渭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