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庙

湖阳公主国懿亲,白日故纵奴杀人。
臣为赤县清辇尘,杀人者死法用伸。
奔车入奏主勿嗔,主欺国法非欺民。
民可滥杀焉用臣,臣如有罪死枫宸。
臣如无罪何屈身,当时回天力万钧。
震慑贵戚动九垠,生为郎官死勾陈。
忠必获报神必灵,宜其庙貌高麒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董宣庙》是明代诗人唐文凤的作品,并非出自董宣本人之手。该诗通过描绘董宣的正直与不屈,展现了其对法治的坚持和对国家法纪的尊重。诗中通过对湖阳公主国懿亲与董宣之间的对话形式,生动地展现了董宣不畏权贵,勇于维护正义的精神。具体介绍如下:

  1. 创作背景:《董宣庙》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正值封建社会晚期,官场腐败,权贵横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董宣作为一位敢于直谏、不畏强权的官员,其形象在民间尤为凸显。唐文凤通过这首诗,旨在歌颂董宣这种坚守法治、捍卫公正的精神。诗中的“湖阳公主国懿亲”和“白日故纵奴杀人”等情节,都暗指了当时权贵们的罪行和董宣的清正廉洁。

  2. 作品原文:《董宣庙》原文如下:“董宣庙 唐文凤〔明代〕 湖阳公主国懿亲,白日故纵奴杀人。臣为赤县清辇尘,杀人者死法用伸。奔车入奏主勿嗔,主欺国法非欺民。民可滥杀焉用臣,臣如有罪死枫宸。臣如无罪何屈身,当时回天力万钧。”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生动地展现了董宣与湖阳公主之间的冲突。在诗中,董宣坚定地维护法律的尊严,而湖阳公主则试图通过权势来压制他的正义行为。

《董宣庙》不仅仅是一首赞美正义和法治的诗歌,更是对古代文人在面对权势压迫时的勇敢和执着的一种体现。它提醒人们,即使在权力面前,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为正义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