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施贡士子羽南行

何用相逢歌莫疑,感君落魄不胜悲。
长鸣自许骅骝并,高志宁求燕雀知。
巳道群公能倒屣,也应天子幸同时。
金陵楼阁秋云里,肃肃遥瞻鸿渐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施贡士子羽南行》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唐顺之,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于嘉靖八年参加会试获得第一名,后被授予兵部主事职位,并最终升任吏部稽勋。
  • 主要成就:他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建树,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风格平易流畅,生动有力,代表作有《荆川先生文集》等。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读:何用相逢歌莫疑,感君落魄不胜悲。长鸣自许骅骝并,高志宁求燕雀知。巳道群公能倒屣,也应天子幸同时。金陵楼阁秋云里,肃肃遥瞻鸿渐仪。
  • 诗意解析: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金陵楼阁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好友离去的不舍与同情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高远志向的支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送施贡士子羽南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其语言朴实无华,却不失文采;其次,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再次,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崇高的理想。
  • 思想内涵:诗中的“感君落魄不胜悲”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深切同情;而“应天子幸同时”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共同理想的坚守。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哲思的佳作。
  1. 历史意义
  • 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文人的思想活动却极为活跃,各种思想流派相互碰撞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唐顺之的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追求和价值观念。
  • 文化影响: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被后人传颂。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古典诗歌宝库,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送施贡士子羽南行》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是唐顺之个人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文化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