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寺中寄松江友人

澄湖昨夜雨初霁,骤觉春衫寒意多。
远浦草青送归雁,夕阳潮上生微波。
戏窥佛偈翻金字,静卧岩扉掩绿萝。
伊人只在蒹葭外,独对清尊柰尔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泽寺中寄松江友人》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唐顺之(公元1507年-1560年),字应德,号荆川,汉族,武进人。他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史学等领域。
  • 作品风格:唐顺之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1. 创作背景
  • 时间与地点:具体创作年份未明确记载,但据诗意推测,这首诗可能写于唐顺之在江南地区游历期间。
  • 主题探讨:诗中通过描绘金泽寺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美的感悟。
  1. 诗句解析
  • 首句解析:“澄湖昨夜雨初霁,骤觉春衫寒意多。”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带凉意的清晨画面,湖面上刚刚雨过天晴,春意盎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美丽瞬间,并通过这种美引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次句解析:“远浦草青送归雁,夕阳潮上生微波。”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归雁的归来与夕阳下的潮汐,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也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金泽寺中寄松江友人》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更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