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阅兵作

亭徼逢秋雕羽轻,良家六郡试雄兵。
一年天险卢龙塞,万炬星飞翼虎营。
清笳乍歇闻鸣镝,突骑才回见伏旌。
有道四夷方设守,年年长此护神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密云阅兵作》是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唐顺之的作品。该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表达了作者对军事力量的颂扬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之情。以下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亭徼逢秋雕羽轻,良家六郡试雄兵。一年天险卢龙塞,万炬星飞翼虎营。清笳乍歇闻鸣镝,突骑才回见伏旌。有道四夷方设守,年年长此护神京。

  2. 作品赏析: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可以注意到唐顺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边塞景象,以及士兵的雄壮与英勇。他巧妙地运用了“雕羽轻”等意象,传达了一种既沉重又轻盈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而又不失沉稳。

  3. 作者简介:《密云阅兵作》的作者是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抗倭英雄。他在政治生涯中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并在军事上有过出色的表现。

  4. 作品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唐顺之作为军人的身份和对国家边防安全的重视。诗中提及的“一年天险卢龙塞”和“有道四夷方设守”,体现了他对于边疆防务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担忧。

  5. 作品影响:虽然《密云阅兵作》不是唐代诗歌中的著名之作,但它依然展现了唐顺之的文学才华,并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承载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唐顺之的《密云阅兵作》不仅是一首表达军事情怀的诗作,更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还能体会到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