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喜峰

客心流水与争驰,寒垒疏星度峡时。
未返王孙犹草色,初来戍卒是瓜期。
去乡只觉蝉声似,出塞方知马脊危。
辛苦下情何计达,早年曾诵《采薇》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发喜峰》是明代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晓发喜峰》是明朝文学家唐顺之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即明朝嘉靖年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艺术特色方面,《晓发喜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唐顺之个人情感的流露,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唐顺之深邃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从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唐顺之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担忧。这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使得《晓发喜峰》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文学作品。

唐顺之作为明朝的一位儒学大师和军事家,他的生平事迹也为其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他不仅在学术和政治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参与抗倭斗争,展现了一名文人的英雄本色。这种多面性的人物形象,使得《晓发喜峰》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

《晓发喜峰》是一首集艺术性、思想性和历史背景于一体的经典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唐顺之的个人才华和深厚修养,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喜爱文学和历史的人们来说,深入研究并解读这首古诗,无疑能够获得更多关于文化传承和个人成长的宝贵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