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蒜

三餐齑粥犹嫌秽,百味荤腥久不尝。
顷来食蒜如餐密,已换山中一副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食蒜》是明代诗人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体现了诗人对食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三餐齑粥犹嫌秽,百味荤腥久不尝。
  • 顷来食蒜如餐密,已换山中一副肠。
  1. 作者介绍
  • 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先生,明常州府武进人。他曾任嘉靖八年会试第一,并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在文学上,他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并称“唐宋派”,著有《荆川先生文集》。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对食物的选择和喜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品味,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 诗中“三餐齑粥犹嫌秽,百味荤腥久不尝”表达了他对清淡食物的喜爱,以及对于生活中其他味道的淡漠。这种态度可能源于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健康的追求。
  • “顷来食蒜如餐密,已换山中一副肠”则是说他开始频繁食用蒜味食品,这可能意味着他在寻找新的口味体验或是对身体的一种调整。

《食蒜》不仅是一首描写食物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可以更深地感受到唐顺之的文学才华以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