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行

荥阳军垒高嵯峨,楚汉之战何其多。已向廒仓夺刍粟,还临鸿水割山河。
大小一百一十战,组练峥嵘如闪电。存亡呼吸那可知,主客纵横忽然变。
英姿烈烈纪将军,志不可夺身可焚。城西夜半赤帝走,独载黄屋开东门。
汉家社稷萧曹力,杀身卫主谁能识。君不见丹书白马勒元功,吹箫屠狗俱开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荥阳行》是唐代文学家唐顺之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篇文章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
    荥阳军垒高嵯峨,楚汉之战何其多。
    已向廒仓夺刍粟,还临鸿水割山河。
    大小一百一十战,组练峥嵘如闪电。
    存亡呼吸那可知,主客纵横忽然变。

  2. 作者简介
    唐顺之,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和散文家,抗倭英雄,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他出生于公元1507年,籍贯为江苏常州,是一位在明朝中后期有重要影响力的文人。他在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尤其以文学造诣著称,其作品深受后人的推崇。

  3. 作品鉴赏
    《荥阳行》以其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楚汉相争时期的战争场面和士兵的英勇形象。诗中的“荥阳军垒高嵯峨”展现了战场的险峻和激烈,而“楚汉之战何其多”则揭示了战争的持久与残酷。通过对粮仓和河水的提及,诗人展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士兵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战。整体而言,《荥阳行》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激昂悲壮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荥阳行》不仅反映了明代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文关怀。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朋友来说,此文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