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送沈太史不及

萍踪太无定,去去复何之。
风雨舟难上,乾坤路总疑。
采芳愁远道,视草忆同时。
怅望成轻别,空吟伐木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送沈太史不及》是晚清作家吴兆骞的散文,写于1863年(同治二年)冬,作者在南京城外雨中为好友沈曾植送行的情景。文章通过描写江南春雨绵绵、江水碧绿如玉以及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等细节,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作品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特别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非常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个人情感表达能力。同时,文章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变迁及个人际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雨中送沈太史不及》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和深厚感情的作品,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友人之间的离别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文章也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变迁和个人际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