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有感仲山师隐居

夫子传经日,何人不及门。
云从绛帐隔,空此青山尊。
源正河汾广,春深桃李繁。
谁寻各言志,感遇共酬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山有感仲山师隐居》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学者的敬意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孙继皋(1543年—1608年),字以德,号柏潭,明朝常州府无锡人。他是明朝万历二年进士及弟,曾历任吏部侍郎等职,因直言进谏得罪神宗而被罢官,最终获赠礼部尚书之荣誉职位。
  1. 诗歌原文
  • 夫子传经日,何人不及门。
  • 云从绛帐隔,空此青山尊。
  • 源正河汾广,春深桃李繁。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学者的尊敬与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的“夫子”象征着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而“何人不及门”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传承者的尊重。
  • “云从绛帐隔”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独自思考的学者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清高品格的赞赏。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孙继皋的仕途经历有关,他曾因直谏而得罪神宗,最终被罢官。因此,诗中也流露出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此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朗诵性。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入山有感仲山师隐居》不仅展现了孙继皋作为一名文学家的才华,还反映了他作为官员的正直和不屈。这首诗不仅是孙继皋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明代士人文化的一种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