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公车籍,聊为捧檄行。
鱼盐通故国,桃李艳春城。
扬子传经渡,门人载酒迎。
朋来看胜事,片玉久知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去公车籍,聊为捧檄行。
鱼盐通故国,桃李艳春城。
扬子传经渡,门人载酒迎。
朋来看胜事,片玉久知名。
孙继皋的《送沈复吾署教泰州》是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明朝时期文人的政治立场和对教育的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者介绍:孙继皋,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
诗歌原文:
不去公车籍,聊为捧檄行。鱼盐通故国,桃李艳春城。扬子传经渡,门人载酒迎。朋来看胜事,片玉久知名。
诗歌解析:
《送沈复吾署教泰州》是孙继皋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其诗歌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朝时期的文人生活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