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张企楼

雨馀云白下轻鸥,散发沧江五月秋。
身健未须烦进杖,心闲曾是学披裘。
共占胤子能高户,若个仙人不好楼。
续命恰馀丝缕在,年年开宴发庭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张企楼》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孙继皋,字以德,号柏潭。他是明常州府无锡人,万历二年进士第一,官至吏部侍郎,曾论救诸犯谪官,不受皇帝指使。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时,他因称疾不送而受到皇帝的斥责,但最终仍被遣返。他的其他作品包括《宗伯集》和《柏潭集》。
  1. 诗歌原文
    雨馀云白下轻鸥,散发沧江五月秋。
    身健未须烦进杖,心闲曾是学披裘。
    共占胤子能高户,若个仙人不好楼。
    续命恰馀丝缕在,年年开宴发庭榴。

  2. 诗歌鉴赏

  • 首句“雨馀云白下轻鸥”,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天空如洗,云朵轻盈,鸥鸟在空中自由翱翔。
  • “身健未须烦进杖,心闲曾是学披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强健,并不需要依靠拐杖行走;内心平静,已不再需要学着去裹上貂裘御寒。
  • “共占胤子能高户,若个仙人不好楼”,这里的“胤子”可能指的是家族中的杰出人物或贵族子弟,他们能够占据高位。而“仙人不好楼”,则可能是说仙人并不需要高楼大厦,因为神仙已经超脱了世俗的欲望。
  • “续命恰余丝缕在,年年开宴发庭榴”,意味着生命尚且延续,还有一丝生机未尽,每年都会举办宴会,庭院里石榴花盛开。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孙继皋被贬期间,他在官场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继续创作并享受生活。
  • 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即人们对于权力、地位的追求,以及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
  1. 作品影响
  • 尽管孙继皋的仕途坎坷,但他的作品却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
  • 《寿张企楼》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寿张企楼》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鲜明个性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孙继皋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和表达。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