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轩述怀叠前韵

休沐堪除累,乘闲学养疴。
北窗聊伏枕,南陌自鸣珂。
静爱琴尊润,清怜雨露多。
焚香邀紫翠,晒药入藤萝。
碧草萦湘帙,朱花剪绛罗。
石苔随意长,山鸟任情歌。
舞罢非调鹤,书成岂换鹅。
客应看竹至,敢拟问奇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枣轩述怀叠前韵》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孙继皋,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因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
  1. 诗歌原文
    休沐堪除累,乘閒学养痾。
    北窗聊伏枕,南陌自鸣珂。
    静爱琴尊润,清怜雨露多。
    焚香邀紫翠,晒药入藤萝。
    碧草萦湘帙,朱花剪绛罗。
    石苔随意长,山鸟任情歌。
    舞罢非调鹤,书成岂换鹅。
    客应看竹至,敢拟问奇过。

  2. 诗歌赏析

  • 孙继皋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见长,《枣轩述怀叠前韵》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全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风光画卷,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特别是诗中的“静爱琴尊润,清怜雨露多”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 此外,诗人在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将“石苔随意长”比作“山鸟任情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1. 作品背景
  • 孙继皋的《枣轩述怀叠前韵》创作于明代,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定时代。在这个时期,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同时,明代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各种艺术门类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孙继皋作为明代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通过研究孙继皋的诗歌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特征。同时,这些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评价那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
  1. 作者生平
  • 孙继皋的一生可谓坎坷而丰富。他曾任修撰、吏部侍郎等职,积极参与朝政事务并直言进谏,因此多次受到皇帝的召见和处罚。然而,他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智,没有被权力和地位所迷惑。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使他最终得以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 同时,孙继皋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深受后人喜爱。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天赋,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些诗篇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历程。
  1. 作品影响
  • 《枣轩述怀叠前韵》作为孙继皋的作品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风貌。这部作品对于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赏。
  • 除了文学价值外,这部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发展情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历史变迁。同时,这部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历史、反思现实的重要视角。

孙继皋的《枣轩述怀叠前韵》不仅是明代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