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二阕(其一)

世事信难凭。堪叹人情。一团笑里喑藏兵。只为区区微得失,丧了平生。
日夕苦蝇营。开阖纵横。等闲蜗角便相争。开口向人谈义利,那个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言的《浪淘沙令二阕(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古典诗词。《浪淘沙令二阕(其一)》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更是反映了明代社会风貌和作者的个人情感经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夏言,字公谨,明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因直言进谏得罪世宗而被贬谪。他的一生颇具争议,既有政治上的成功,也有因直言而遭受的不幸。
  2. 作品原文
    > 镇日抱瑶琴,独坐沉吟。出门何处觅同心。
    > 弹尽高山流水调,没个知音。岁月苦侵寻,华发盈簪。
    > 迂疏原合住山林,只为君恩深未报,惆怅而今。
  3. 作品赏析:《浪淘沙令二阕(其一)》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感慨。诗中“弹尽高山流水调,没个知音”描绘了诗人虽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的孤独;“岁月苦侵寻,华发盈簪”则揭示了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叹息。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和深远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颇为复杂。一方面,夏言作为明朝的重要官员,其政治生涯充满了起起伏伏。另一方面,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在政治高压下的生活状态。由于夏言曾因直言进谏被贬,这首词也间接体现了他对朝廷的某些不满或失望。

《浪淘沙令二阕(其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以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影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