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边太常于燕山见忆之作

故人惠思我,百里寄瑶音。
独在山中宿,松斋清道心。
霜钟流夜壑,曲涧入幽深。
寂寞悲千古,桥陵梓橡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边太常于燕山见忆之作》并非是一首文学作品,而是徐祯卿创作的一首古诗

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孤独寂寞的心情。徐祯卿(1476-1539),明代文学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以其“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的绝句而为人所知。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在《酬边太常于燕山见忆之作》一诗中,诗人表达了与故友相隔万里,但心却如同寄来的瑶音一般亲切的情怀。

徐祯卿的这首作品展示了明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即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的意象如“独在山中宿,松斋清道心”等,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感慨,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虽然《酬边太常于燕山见忆之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它仍然是明代诗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面对人生境遇时所展现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