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滩夜泛

严滩行未尽,雨气逼黄昏。
峡束天疑小,溪深水不浑。
榜歌何处客,灯影几家村。
最是堪愁绝,三声半夜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里滩夜泛》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泛舟七里滩时的感受和景象。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徐氏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徐熥,字惟和,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明代著名的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见长。他的作品多宗法唐人,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其中“情至语”为其诗艺特点之一。
  1. 诗歌原文:《七里滩夜泛》全文如下:严滩行未尽,雨气逼黄昏。峡束天疑小,溪深水不浑。榜歌何处客?灯影几家村。最是堪愁绝,三声半夜猿。

  2.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七里滩的自然景色及其所引发的个人情感,徐熥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境界。诗中“雨气逼黄昏”、“峡束天疑小”,以及“三声半夜猿”等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凄凉,还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感慨。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捕捉和深刻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又略带忧郁的氛围。特别是使用“三声半夜猿”这一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整首作品更加扣人心弦。

  4. 文化影响:徐熥的这首《七里滩夜泛》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徐氏的诗才,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代文学的一个窗口。该诗被多次引用和赞赏,对后世的诗人和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七里滩夜泛》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与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