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陈伯孺

六溪疏柳几条斜,不异柴桑处士家。
日午山窗书薤叶,春深江阁画梅花。
邻庄与弟同渔猎,古寺寻僧共结跏。
独有故人伤远别,年年衰鬓客京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陈伯孺》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寄怀陈伯孺》的作者为明代诗人徐熥,其创作年代约为万历年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晚年对友人陈伯孺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在不同地方的共游经历和情感交流。徐熥与陈伯孺的关系似乎相当深厚,以至于徐熥在诗中多次提到与陈伯孺的相聚和共同的兴趣爱好。
  2. 诗歌原文
    六溪疏柳几条斜,不异柴桑处士家。
    日午山窗书薤叶,春深江阁画梅花。
    邻庄与弟同渔猎,古寺寻僧共结跏。
    独有故人伤远别,年年衰鬓客京华。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活动来表达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首句“六溪疏柳几条斜”勾勒出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乡村之中。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与陈伯孺共同的生活习惯,如在山中读书、在江边绘画等,展现了一种闲适而高雅的生活态度。然而,尽管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最后一句“独有故人伤远别,年年衰鬓客京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深哀愁,以及对孤独漂泊生活的无奈。

《寄怀陈伯孺》不仅是徐熥对友情的深情追忆,也体现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坚守。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欣赏,读者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生活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