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伯孺画小景

天际孤舟带雨,沙边竹杖穿云。
村落半藏宿莽,危亭独瞰江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伯孺画小景》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六言诗。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致远的艺术世界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徐熥,字惟和,明代福建闽县人。他与弟弟徐𤊹并有才名,但徐熥以其词采著名,而其兄徐𤊹则以博学闻名。他于万历四十六年中举,负才淹蹇,肆力诗歌。
  • 徐熥的诗集名为《幔亭集》,可见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力。
  1. 创作背景:《题公洛所藏伯孺画小景》是徐熥的作品之一,其中包含了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等相关内容。此作品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徐熥游历或居住时所见的景象激发了灵感,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自然美感的诗作。

  2. 诗句解析

  • “天际孤舟带雨”描绘了一幅天空中飘渺的水墨画卷,孤舟在细雨中显得更加静谧。
  • “沙边竹杖穿云”则表现了行者在沙滩上行走的场景,竹杖穿过层层云雾,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 “村落半藏宿莽”形容了村庄在暮色中的朦胧之美,草木间隐约可见旧日的痕迹。
  • “危亭独瞰江濆”则是一处观景的最佳点,高耸的亭子俯瞰着汹涌的江水,展现了一种壮阔与孤独并存的情感体验。
  1. 艺术特色
  • 徐熥的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手法,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画。这种“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含蓄隽永。
  • 在语言表达上,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化手法,如“天际孤舟带雨”,将自然界的景象人格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整体上,《题伯孺画小景》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题伯孺画小景》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颂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徐熥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和谐的艺术境地。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还是作为艺术研究,这首诗都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