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州赠莫三

怜君万里客归州,每忆乡园涕泗流。
百折漩涡江渚晚,千章云气蜀山秋。
登高好作思玄赋,近水宜开醉白楼。
闻道清时多雨露,肯令车辙久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州赠莫三》是明代孙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心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1. 作者简介
  • 孙蕡:字仲衍,号西庵,明代广东顺德人,博学工诗文。他在明朝兵败后曾为真作书请降,洪武中担任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后来因直言进谏蓝玉被论死,有《西庵集》。
  1. 诗歌原文
    怜君万里客归州,每忆乡园涕泗流。百折漩涡江渚晚,千章云气蜀山秋。登高好作思玄赋,近水宜开醉白楼。闻道清时多雨露,肯令车辙久淹留。
  • 怜君万里客归州: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万里归来的同情和关切。
  • 每忆乡园涕泗流: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 百折漩涡江渚晚:描绘了江水的曲折与傍晚时分的景色。
  • 千章云气蜀山秋:用“云气”象征山间的云雾,描绘出秋天蜀山的壮丽。
  • 登高好作思玄赋:鼓励友人在高处吟诵深思的文章来抒发情怀。
  • 近水宜开醉白楼:建议友人可以在水边的醉白楼上饮酒赏景,以放松心情。
  • 闻道清时多雨露:表示在宁静祥和的时节,应多留意自然的变化,享受雨露带来的恩泽。
  • 肯令车辙久淹留:希望友人不要因为旅途的艰辛而滞留太久。
  1. 主题分析
  • 友情:整首诗贯穿着深厚的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游归人的深情厚谊。
  • 思念:通过对家乡和故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无法割舍的思念之情。
  • 感慨: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漩涡、云气、蜀山等,使得诗歌的画面感极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情感深沉: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无论是对友人的关怀还是对故乡的眷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 语言优美:整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社会背景
  • 明代政治动荡:明朝在建立初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上的动荡,这可能影响了孙蕡的创作心态。
  • 文人的生活状态:在当时文人阶层中,对于仕途的执着与现实的挣扎构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也反映在孙蕡的作品中。
  1. 文化价值
  • 文学鉴赏价值:《归州赠莫三》作为明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 思想启迪价值:诗中的友情、思念、感慨等内容,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为后人提供了思考人性、社会和自然的窗口。

《归州赠莫三》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诗作,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心路历程。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而且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