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筠

苍筠□绕屋,排立几千竿。
不畏三冬雪,能生五月寒。
炎州多翡翠,碧海茂琅玕。
我欲扶藜杖,敲门一借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环筠》是明代诗人徐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徐庸,字用理,吴郡(今苏州市)人。他在永乐正统年间采辑了各家诗人的著作,编纂成《湖海耆英集》十二卷。他的诗歌创作在明代有较高的评价,对后世影响深远。
  • 诗歌成就:《环筠》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徐庸精湛的诗歌技艺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1. 诗歌内容
  • 描绘苍筠:首句“苍筠 绕屋,排立几千竿。”便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环绕屋檐、高耸入云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竹林的茂密,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
  • 不畏严寒:紧接着,诗中写到“不畏三冬雪,能生五月寒”,表达了竹虽生长在寒冷的环境中,却依然坚强不屈的精神面貌。这种描写不仅赞美了竹子的生命力,也反映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赞美。
  • 环境对比:后文“炎州多翡翠,碧海茂琅玕”则通过与其他珍贵植物的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竹的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之情。
  • 借以自喻:“我欲扶藜杖,敲门一借看。”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身体验并欣赏这些美丽竹子的愿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
  1. 主题深意
  • 才高八斗:“环筠名字寓意:才高八斗、博学多才之意。”这句话揭示了《环筠》的名字不仅是因其外形之美,更因其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学识深厚。
  • 文化内涵:诗中的自然元素如“炎州多翡翠,碧海茂琅玕”,不仅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中华文化中“玉”的文化内涵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哲理思考: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诗人可能还隐含了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思考。竹子的生长过程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成长,而面对困难时仍能屹立不倒,这无疑给予了人们极大的鼓舞和启示。

《环筠》作为徐庸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更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增添一份坚定与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