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张忠宣母寿

张母□氏清且贫,乾坤秀气钟其身。
年当午达择伉俪,婉娩好逑惟席珍。
自归望族几年岁,宜室宜家无比伦。
良人早拜二千石,不异龚黄先代臣。
圣朝封赠作命妇,生子出奇犹凤麟。
岁荒纳粟受冠带,口碑传颂多吴民。
旨甘荣养礼五鼎,冬去夏来秋复春。
堂前戏舞五彩服,甲子忽周今六旬。
婺星光芒照霄汉,蜡月望后逢生辰。
□罳影转翡翠洁,醽醁香泛葡萄新。
梅花索笑岂无意,萱草忘忧知有因。
肴充翠釜玉脂泣,庆贺络绎来佳宾。
紫阳华裔献图画,旧缔胶漆今婚姻。
侑以文章及诗句,诚意悃悃言谆谆。
愿焉寿算致永远,拟看碧海飞黄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庆张忠宣母寿》是明代诗人徐庸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张母的生平和品德,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仰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张母 氏清且贫,乾坤秀气钟其身。年当午达择伉俪,婉娩好逑惟席珍。自归望族几年岁,宜室宜家无比伦。良人早拜二千石,不异龚黄先代臣。圣朝封赠作命妇,生子出奇犹凤麟。岁荒纳粟受冠带,口碑传颂多吴民。

  2. 诗歌解析

  • 张母的出身与品格:首句“张母 氏清且贫”描绘了张母朴素、清廉的出身和高尚的品德。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内心却充满智慧和善良。
  • 婚姻的选择与家庭的成就:“坤宇秀气钟其身。”这句表明张母在婚姻方面有着明智的选择,她的丈夫对她非常尊重和爱护,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自归望族几年岁,宜室宜家无比伦。”这一句进一步展示了她在家庭管理方面的能力,能够使家族繁荣昌盛。
  • 子女的成就与期望:“良人早拜二千石,不异龚黄先代臣。”这里的“二千石”指的是官职或地位,表明张母的儿子在事业上有着非凡的成就,甚至超越了历史上的贤臣如龚自珍、黄文会等。
  • 社会荣誉与影响:“圣朝封赠作命妇,生子出奇犹凤麟。”这句话反映了张母的社会影响力,她在朝廷中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和荣誉,同时也为家族带来了荣耀。“岁荒纳粟受冠带”,展现了张母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最后一句“口碑传颂多吴民”则总结了张母一生的美誉和尊敬,她的事迹被广泛传颂。
  1. 主题思想
  • 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这首诗通过对张母一生的描绘,展现了母亲的伟大和无私。她不仅在家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面对国家和社会的挑战时,也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 女性形象的塑造:诗中张母的形象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的品格和智慧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她也展示了女性的坚韧和毅力,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尊严。
  • 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这首诗不仅是对张母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守道德底线,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的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时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
  • 文学技巧的学习: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展现了明诗的特点。学习这种风格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 传统美德的传播:这首诗通过对张母一生的描述,向读者传递了孝顺、坚韧、自尊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现代应用
  • 家庭教育的启示:这首诗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教材,教导孩子如何孝敬父母、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同时,它也提醒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能力。
  • 女性地位的提升:这首诗强调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鼓励女性不仅要追求个人的发展和成就,还要关注家庭和社会的进步。
  • 民族精神的弘扬:这首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貌。它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庆张忠宣母寿》不仅是一首赞美母亲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示传统美德的文献。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位伟大母亲的生平,也让我们思考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这些美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