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一

章华之台浮云空,繁华又到吴王宫。
西山烟光照林麓,南浦云气随蛟龙。
瑶殿金扉倚虚旷,象床玉几生雄风。
忽然梦入紫微内,绡衣雾湿天香中。
梦醒芙容日亭午,但知六月不知暑。
侍臣不敢催鸾舆,辇路光飞洒尘雨。
当时铜雀凌漳河,锦城雪影摇岷峨。
天下苍生苦埃郁,三处较凉谁最多。
东下长江二千里,楼阁高连冶城起。
岂知炎热正如焚,鼎沸难容一杯水。
初忧未破曹刘墙,再欲食鱼还武昌。
回首寒溪旧游处,烟草凄凄耕牧场。
君今归去访遗迹,自古兴亡休叹息。
有酒可献重瞳坟,南望九疑才咫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该诗通过赞美丁鹤年的才学和品行,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意,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吴王避暑宫,
陶侃读书堂。
两堂皆壮丽,
一以清幽长。
陶公有令名,
鹤年亦高行。
文章既已工,
节操更无让。
归来见天子,
知复谁为当。
我意子卿独,
此道人所忘。
何事出汉北,
不归江上来?
故人今健否,
相望空云台。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为了躲避战乱,曾一度流落到湖南。在湖南期间,他结识了当时在朝廷任职的丁鹤年。丁鹤年是杜甫的朋友,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士人。因此,杜甫在得知丁鹤年即将离开京城返回武昌时,特意写了一首诗来赠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