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顾玉山

穷櫩坐风雨,泥涂寡来辀。
曲生不我即,何以宽离忧。
梧桐渐凋落,蛰虫尚喧啾。
感时发长叹,怀人动遐愁。
空持菊花咏,怅望楚天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顾玉山》是明代诗人袁华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次韵顾玉山寄》草堂东郭带烟萝,门外高轩客屡过。郑国上卿知叔向,新丰逆旅荐常何。柳迷官道莺迁木,花映春江水动波。已许芝云分半席,嘉会当为赋彩毫。
  2. 诗歌鉴赏:《次韵顾玉山寄》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的和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3. 作者简介:袁华(1365-1400),字子英,明苏州府昆山人。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 《耕学录》、《耕学后集》、《耕学余话》、《耕学小草》。
  4. 诗歌风格:《次韵顾玉山寄》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艺术感。
  5. 文化背景:《寄顾玉山》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寄顾玉山》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深刻反思和独特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