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尚书之江西

驿路花如雾,春江水似苔。
尚书今日去,从者几时回。
解缆听潮落,张帆趁晓开。
相思南浦上,明月满苏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尚书之江西》是明代诗人陈汝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驿路花如雾,春江水似苔:描述了一幅春季的景色,驿路上的花如薄雾般朦胧,春江水色与岸边草木相融,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 尚书今日去,从者几时回:表达了对即将远行的黄尚书的深深不舍和对其归来的盼望。
  • 解缆听潮落,张帆趁晓开:描绘了清晨时分,解开船锚聆听潮水声,然后张帆启程的景象,充满了期待和冒险的气息。
  • 相思南浦上,明月满苏台:在离别的南浦江边,明月高悬,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美好祝愿。
  1. 诗歌主题
  • 送别:诗歌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时的复杂情绪和深厚的友谊。
  • 自然描写: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以及与友人离别时的哀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 情感表达:诗中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重逢的渴望等丰富情感,体现了古人在送别场景下的情感共鸣。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汝言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以五言律诗为主,展现了他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能力。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社会、政治的看法和感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送黄尚书之江西》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诗歌。它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深情送别,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离别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情感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