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苍山落案前,亭亭孤塔影婵娟。
林花乍落犹含露,池水新生即有烟。
蝶趁侍儿登佛阁,鹤随门客上渔船。
清光尽贮轩庭内,独榻抛书抱石眠。
题邵大行薰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邵大行薰亭》是明代诗人陈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生平:陈衎,字磐生,明福建闽县人,他谙绘事,善画兰,好谈边事利害及将相大略,与徐熥兄弟切磋为诗文,有《大江集》。他的多次科举不中,但他的诗作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诗词原文:一片苍山落案前,亭亭孤塔影婵娟。林花乍落犹含露,池水新生即有烟。蝶趁侍儿登佛阁,鹤随门客上渔船。清光尽贮轩庭内,独榻抛书抱石眠。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陈衎在游览邵州大行薰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亭子附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苍山、孤塔、花海、池塘等,以及人们登高望远、品茶赏景的活动,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的生活场景。
艺术特色:《题邵大行薰亭》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之美,也有人文之韵,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思想内涵: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陈衎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愉悦,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诗中的一些语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蝶趁侍儿登佛阁,鹤随门客上渔船”,寓意着人生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题邵大行薰亭》不仅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陈衎对于生活美学的一种独特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