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浸天冷,青山引黛长。
朝童迷水怪,夜女出江黄。
种橘皆成市,凿山半作堂。
路疑烦指点,洞口觅渔郎。
泊西洞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西洞庭》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还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面貌。
在《泊西洞庭》中,袁宏道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有山水之静又有渔人之动的太湖胜地。诗中“白浪浸天冷,青山引黛长”描绘了洞庭西山壮丽的湖光山色,令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水天一色的美景之中。此外,“朝童迷水怪,夜女出江黄”则通过孩童与妖怪、夜晚女子的活动增添了诗歌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袁宏道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见解的人物。他在诗中所表现出的不拘泥于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其“公安体”主张的体现。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袁宏道通过《泊西洞庭》表达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的追求。在他的笔下,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无论是白浪滚滚的太湖还是青山连绵的原野,都显得那么迷人而又神秘。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正是他诗歌中最动人的部分。
《泊西洞庭》不仅作为一篇优秀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颂,它还深刻反映了袁宏道的文学理念、审美情趣以及他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作者心灵自由的抒发,是明末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