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闲驱使,登临也未闲。
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
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
德山遍入诸岩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德山遍入诸岩壑》:诗中有画的闲适之境
我无法回答关于“如果你无法回答,请直接说‘我不知道’。请介绍文学作品:‘德山遍入诸岩壑’”的问题。
《德山遍入诸岩壑》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深远的山谷之中。
诗歌开篇,“总被閒驱使,登临也未閒。”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使被世俗所困扰,也要尽力寻找内心的宁静。这种态度在整首诗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对自然的描绘,还是对心境的描述。
“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红色的霞光映照在墙上,绿色的水流在山间浮动。这种色彩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 这里的“遍入云岐路”,意味着诗人想要深入探索那些未知而又神秘的领域。而“熟观石面颜”,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敬畏之情。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面貌,而诗人却愿意去细细观察、欣赏,这无疑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最后一句“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 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艺术不应该仅仅是复制现实,更应该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这种想象让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也让人生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德山遍入诸岩壑》是一首充满生活智慧和艺术感悟的诗篇。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感受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