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临贺诸友

各天栖息一枝安,险巇关河会面难。
别后光阴忙里过,旧时笑语梦中欢。
云行巫峡三湘阔,雁到苍梧八桂寒。
千里故人能命驾,罗浮山顶月同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临贺诸友》是明代诗人袁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袁臂:字帝肱,号元子,东莞人,明熹宗天启四年(一六二四)武举人。其诗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1. 诗歌原文
  • 各天栖息一枝安:描述了朋友们各自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尽管环境各异但他们都能找到各自的安宁。
  • 险巇关河会面难:表达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与朋友相逢的机会变得难得。
  • 别后光阴忙里过:反映了离别之后,时间匆匆流逝,人们忙于各种事务中度过每一天。
  • 旧时笑语梦中欢:回忆了与朋友们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如同梦境般温馨而快乐。
  • 云行巫峡三湘阔: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巫峡和三湘的辽阔让人心旷神怡。
  • 雁到苍梧八桂寒:通过鸿雁南飞的描写,传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袁臂作为一位武举人,其生平事迹或许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痕迹,这为理解诗歌提供了一种视角。
  • 时代背景:明代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许多文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也影响了袁臂的创作。
  • 社会环境: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袁臂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
  1. 艺术特色
  • 格律严谨:这首诗遵循了古代诗歌的格律规范,每句七个字,共八句,结构严谨,音韵和谐。
  • 情感真挚:袁臂以真挚的情感抒发对友情的珍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人的情怀。
  • 意象丰富:诗中的自然景观如巫峡、三湘、苍梧等,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1. 赏析与评析
  • 艺术手法: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展现了朋友间的相聚与离散,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的人生经历。
  • 主题思考:《寄临贺诸友》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它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普遍现象,即人们在追求个人理想的道路上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1. 版本与翻译
  • 原诗对照:这首诗的原文是了解其深层次意义的基石,因此读者应该首先阅读原文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涵。
  • 译文对照:为了帮助不熟悉古文的读者理解,提供这首诗的现代文译本或注释是非常必要的。
  • 文化背景解读:在翻译和注解过程中融入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能够使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寄临贺诸友》不仅展示了袁臂作为诗人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明朝末年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