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集邓山人馆

萧条短鬓卧郊园,树里秋声落酒尊。
自我乞身归五岳,可谁并辔走中原。
美人只在青溪曲,过雁堪悲黄叶村。
明月关山千里梦,野花蛮草忆王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集邓山人馆》品读

陈迁的《秋日集邓山人馆》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内涵,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强,韵律更加鲜明,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它也符合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审美要求,能够更好地展现诗歌的内在韵味。

在内容上,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短鬓衰颜、独卧郊园的景象,以及树里传来的秋声和酒尊中的落音,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寥。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情绪之中,而是以自我乞身归五岳、可谁并辔走中原等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这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在情感表达方面,这首诗充满了深深的忧郁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美人、过雁、明月关山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明月关山千里梦”,这句话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悲凉。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野花蛮草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故人的怀念。

在艺术手法方面,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自我乞身归五岳”一句中的“乞身”可以理解为放弃或退出当前的生活状态,而“归五岳”则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常常隐居山林、寻求精神寄托的行为。这种表述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秋日集邓山人馆》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通过形式、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和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