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念五日黄塘道中

双江如注石嶙峋,日晚维舟倍怆神。
芹曝未知能报国,树风其奈已违亲。
北来度岭乡关浅,南下思家客梦频。
况是遗臣泣弓剑,天涯何事不沾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念五日黄塘道中》是明代陈邦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邦彦,生于明朝,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的生平经历颇为复杂,从四十岁开始才逐渐崭露头角并考取举人,但未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深的忧虑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
  2. 诗歌原文:双江如注石嶙峋,日晚维舟倍怆神。芹曝未知能报国,树风其奈已违亲。北来度岭乡关浅,南下思家客梦频。况是遗臣泣弓剑,天涯何事不沾巾。
  3. 诗歌赏析:陈邦彦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来表达他的内心感受。例如,“双江如注石嶙峋”通过描绘江河的壮观景象来象征历史的洪流,而“日晚维舟倍怆神”则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郁。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七月念五日黄塘道中》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作品,也是陈邦彦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历史与文化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