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阻雨甲戌册荆藩道中作

朝云行岫出,暝雨向林深。
乍喜红尘退,还愁绿野沉。
前车迷屡望,后骑未闻音。
惟有孤村火,遥悬失路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汶上阻雨甲戌册荆藩道中作”是一首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大雨,无法继续前行时的心境和景象,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首联“汶上阻雨甲戌册荆藩道中作”直接点明了写作背景。这里的“汶上”指的是山东汶上这个地方。“甲戌”则是乾隆皇帝在位的年份。“册荆藩道中作”则表明这是在前往荆王藩地的路上所做的一首诗。

第二联“路长人困日斜时”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困境。“路长”意味着旅途遥远,“人困”则表达了作者身体疲惫的感觉,“日斜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天色已晚。

第三联“风急浪高云暗沉”进一步描绘了恶劣的天气状况。“风急”形容风势强烈,“浪高”说明海浪翻滚,“云暗沉”则表达了天色阴沉,给人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

第四联“心忧世事难预料”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担忧和忧虑。“心忧”表明作者内心的不安和担忧,“世事难预料”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尾联“待到春风解缆时”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待到春风”意味着等待春天的到来,“解缆”则是指解开缆绳,船只准备航行。这里寓意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困难和挑战后,作者将能够迎来新的开始和机遇。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遇到的风雨、恶劣的天气状况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