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勤王

戎衣试长短,战马问瘦肥。
朝驰羽檄至,暮拂剑光飞。
恭承明主诏,行伍有光辉。
亲随十千众,性命总相依。
怀恩俱不浅,报国敢从违。
挥戈从此去,所向必重围。
矢心坚士气,先发锐兵机。
一鼓清郊野,百战绝奴归。
群酋纷狼藉,抱鞍泣落晖。
立使胡气尽,大展庙堂威。
功成与诸将,终令识名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勤王》是明代诗人郭之奇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明朝时期士兵的英勇与豪情

郭之奇,明代广东揭阳人,字仲常,是明代的一位有才华的文人和学者。他在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随后历任多个官职,包括詹事府詹事。在政治生涯中,郭之奇虽曾隐居于南交山中,但他并未停止著述,其作品《稽古篇》一百卷便是他智慧与学识的体现。

《拟勤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士兵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诗中“戎衣试长短,战马问瘦肥。朝驰羽檄至,暮拂剑光飞”四句,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士兵们身着战袍、驰骋战场的情景,还表达了他们忠诚报国的决心。而“恭承明主诏,行伍有光辉。亲随十千众,性命总相依”则进一步强调了士兵们对明主的忠诚以及他们在战斗中相互扶持的紧密关系。

郭之奇的《拟勤王》不仅是对明朝士兵英勇形象的艺术再现,也是对他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看到明代士兵的英勇和豪情,还能窥见那个时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