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上书怀

为客山川远,封侯岁月迟。
后生方尔汝,吾辈复驱驰。
岂是逢迎倦,深知气力衰。
还将归老意,先报白鸥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泗上书怀》是元末明初诗人袁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对后生的感慨,展现了其对人生、政治和时代的深刻理解。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诗歌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泗上书怀》是元末明初的作品。
  • 作者简介:袁凯,松江府华亭人,字景文,号海叟。他性诙谐,博学有才辩,洪武初年曾任御史。但因言事持两端被皇帝厌恶,后来因病告归而终。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为客山川远,封侯岁月迟。 后生方尔汝,吾辈复驱驰。 岂是逢迎倦,深知气力衰。
  • 译文:身处异乡如同在远处的山川,渴望的封侯之位遥遥无期。年轻的一代还在肆意妄为,而我这样的老人只能继续奔波不息。难道是因为我已不再年轻,懂得力不能胜,所以感到疲倦吗?
  • 注释: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政治态度的复杂情感。“为客山川远”意味着自己远离家乡,身处异地;“封侯岁月迟”则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望未能实现的无奈;“后生方尔汝,吾辈复驱驰”描述了后生可畏、前辈们仍需努力的现状;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自身衰老无力的感叹。
  1. 诗词鉴赏与赏析
  • 艺术特色:《泗上书怀》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主题。整首诗通过对比“为客”和“封侯”的不同境遇以及“后生”与“吾辈”的不同心态,展现了一种时代变迁下的人生感慨。
  • 文化意义:作为元末至明初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位置和角色。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时代变迁对其生活观念的影响。

《泗上书怀》不仅是袁凯个人情感和经历的艺术表达,也是元末明初社会背景下文人心态的缩影,值得读者深入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