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江酒家二首其一

金陵美酒玉光浮,父老相传最解愁。
安得身无官府事,长年高卧竺家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它由杜甫所作,内容为: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鹿门两高树,辞去三益君。
山月随人归,江花入我衣。
一宵鞭马去,西夜未安扉。
鉴赏:
这两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初,诗人离开夔州之后不久。当时,诗人已从夔州移任华州。在长安时,曾和严武有过唱和,但这次的诗中却无一字提及严武。诗中的“琴台”,是指作者在长安时与严武相过从之地,即著名的“严氏琴台”。
第一首《题龙江酒家二首》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两句写龙江酒家的豪华热闹景象:“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酒肆”二字,点出了酒家经营的是酒类生意;“人间世”说明这里是一个繁华喧嚣的地方;而“琴台”二字则表明,这个酒家还兼营音乐娱乐,如奏乐等。这样,诗人就把一个热闹非凡、五音缭绕的酒肆描绘得惟妙惟肖了。“日暮云”,既写出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又暗含了诗人在此留连忘返之意。
颔联两句“鹿门两高树,辞去三益君。”“鹿门”,指汉光武帝刘秀隐居的地方,今湖北襄阳市南。《后汉书·逸民传》载,刘秀曾避乱荆州,在襄阳鹿门山隐居达12年之久,后人称他为“光武”。刘秀的两位著名弟子严光和范明友就是他的故交。“三益君”即指这两位朋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酒肆的旁边有两座高高的树木,我在这里告别我的两位朋友,辞别了这个繁华世界。“两高树”与“日暮云”相应,表现出诗人在酒肆留恋之情。
颈联两句“山月随人归,江花入我衣。”“山月”指山上的月亮,也代指故乡;“江花”指江边的花儿。“入”字下得很贴切,把江花映入诗人衣襟的意境表达得十分生动,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两句与前两句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在酒肆留恋不舍的心情。
尾联两句“一宵鞭马去,西夜未安扉。”“一宵”指诗人一夜所做之事的经过。《后汉书·王霸传》:“霸少与先贤陈元方同门游学……尝共止宿,梦登天,有云处其傍,占之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霸梦自省曰:‘吾不肖也,不能与元方并驰于圣门矣。’及醒而叹曰:‘王佐之才,使桓文失色,今欲北面而师之,可得乎?”后来,人们就用“王霸”来指那些有卓越才能而怀才不遇的人;也用来形容那些怀才不遇而又想干一番大事业的热血青年。
“西夜”指傍晚时分。“未安扉”指还没有回家。这两句是说:一夜之中,我赶着马鞭子走了一程,到傍晚时分还没有回家呢。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未安扉”三字不仅写出诗人连夜赶路的情形,更暗示了他此时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对家乡充满了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离开家乡。这种矛盾心情,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地体会到。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却又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人巧妙地将描写、抒情和议论融于一体,充分显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高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