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书寓所壁

五月六月雨绵绵,东望黄浦水连天。
小溪漫漫不可渡,高岸兀兀何由全。
家童种荷已穿壁,野老捕鱼还满船。
南邻少妇亦可恶,浊酒盈缸须见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雨书寓所壁》是明朝诗人袁凯创作的组诗。这首诗描绘了五月和六月连绵不断的暴雨,以及随之而来的洪灾景象。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袁凯,字景文,号海叟,元末明初松江府华亭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官宦到归隐的转变,最终得以寿终。在政治生涯中,袁凯曾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过皇帝的注意和提拔。
  • 作品成就:袁凯以《白燕》一诗著称,人称“袁白燕”,有《海叟集》传世。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其中不乏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1. 诗歌原文
  • 五月六月雨绵绵,东望黄浦水连天。
  • 小溪漫漫不可渡,高岸兀兀何由全。
  • 家童种荷已穿壁,野老捕鱼还满船。
  • 南邻少妇亦可恶,浊酒盈缸须见钱。
  1. 主题分析
  • 自然描写:诗篇通过对暴雨、黄浦江、小溪、高岸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在暴雨中的威力和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 社会现实:诗中的“南邻少妇亦可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不良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通过对比自然与社会的不同状态,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评。
  • 人生哲理: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袁凯在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绵绵细雨”、“水连天”、“穿壁荷”、“满船鱼”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 语言风格:袁凯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其个性化的风格。他的诗句流畅易懂,同时又富有音乐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思想内涵:袁凯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大雨书寓所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思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可以从中获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