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桃花坞有感

满坞东风去路遥,野桃开处遍山椒。
林疑玉洞仙何在,花醉红颜酒未消。
飞雨乱浮春水渡,蒸霞偏染夕阳桥。
含情怅望门前立,崔护重来鬓已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询问的是文学作品《过桃花坞有感》。这是明代诗人陈玄胤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对此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玄胤,字叔嗣,江宁人,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
  1. 诗词原文
    满坞东风去路遥,野桃开处遍山椒。
    林疑玉洞仙何在,花醉红颜酒未消。
    飞雨乱浮春水渡,蒸霞偏染夕阳桥。
    含情怅望门前立,崔护重来鬓已凋。

  2.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过桃花坞有感》中,“满坞东风去路遥,野桃开处遍山椒”描述了春天来临,东风轻拂,桃花盛开的景象,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情感表达:“林疑玉洞仙何在,花醉红颜酒未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 哲理思考:“飞雨乱浮春水渡,蒸霞偏染夕阳桥”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幻无常的深刻感悟,也暗示着人生如梦,岁月如梭。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玉洞仙”、“红颜酒”,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1. 历史影响
  • 《过桃花坞有感》不仅是明代文人雅士吟咏春天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现代价值
  • 这首诗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意义。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和向往。

可以看出《过桃花坞有感》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审美的乐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