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子坤

思君不可见,渐觉岁年过。
世事犹如此,生涯近若何。
天长红树没,雨后乱山多。
何日金陵道,相携一和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金子坤》是明代诗人陈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寄金子坤》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下面将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鹤,明代浙江山阴人,家居南京。字鸣轩,一字九皋,号海樵。陈鹤少时博览奇帙名帖,曾自学成为医者,工诗善画,尤其擅长水墨花草。
  • 生平经历:嘉靖四年中举人,因袭父军功,官绍兴卫百户,非其所愿,弃官后自称为山人。他的诗歌与绘画才能在明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1. 诗歌原文
  • 原文:思君不可见,渐觉岁年过。
  • 注释: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表达出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并感叹岁月匆匆。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寄金子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红树”可能指的是秋天的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乱山”则可能是由于雨后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朦胧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 艺术手法:陈鹤在这首诗中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通过平仄声调的搭配以及押韵的技巧,使诗歌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同时,其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审美情趣。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明代中期是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众多文人雅士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陈鹤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在当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 个人境遇:陈鹤在仕途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他选择以隐居山林的方式度过余生,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1. 后世影响
  • 文学价值:陈鹤的这首《寄金子坤》因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被后人传诵。它不仅展现了陈鹤个人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明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读者评价:历史上许多学者和文人对其赞赏有加,认为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

《寄金子坤》不仅是陈鹤个人文学修养和艺术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还能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倾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