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书所见

老苍到此际,无意作冬天。
山冻颜先活,冰悬腹不坚。
雪飞勾细雨,春近逼残年。
若与梅花隔,斯愁未坦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书所见》是一首五言律诗,由明代诗人陈昂创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昂,字子高,一字子升,号龙洲,福建长乐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他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观察力。
  2. 诗歌原文:《岁暮书所见》的原文如下:老苍到此际,无意作冬天。山冻颜先活,冰悬腹不坚。雪飞勾细雨,春近逼残年。若与梅花隔,斯愁未坦然。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岁末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老苍到此际,无意作冬天”通过“老苍”一词传达出时间流转中的自然沧桑感,暗示着岁月无情地更迭。第二联“山冻颜先活,冰悬腹不坚”则形象地描绘了冬日山景的生动与坚韧,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刻体会。第三联“雪飞勾细雨,春近逼残年”,则通过雪和雨的交织,表现了自然界中季节更替的细微变化和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敏感感知。最后一句“若与梅花隔,斯愁未坦然”,则是对春天即将到来、旧愁未消的复杂情感的抒发。
  4. 文学价值:此诗不仅展示了陈昂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感悟,还体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岁暮书所见》的艺术成就在于它能够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中,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这种从自然到人文的跨越,使《岁暮书所见》成为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本之一。
  5. 后世影响:陈昂的这首诗在明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创作中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它不仅是了解明代诗歌风貌的重要窗口,也是研究古代文人心态、审美情趣的宝贵资料。通过对《岁暮书所见》的学习和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魅力。
  6. 教育意义:《岁暮书所见》的学习和传承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其审美能力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的美,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岁暮书所见》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陈昂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和思考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