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高户部循卿招饮大通桥,同黄太常思立、张国博叔闇、项参知庭坚及舍弟中郎

一望皆林塘,孤亭临水际。
连辔四五人,一揖易巾屣。
主人陈尊罍,花下趋人吏。
两行檀压酒,百巡车行胾。
长艘潞河来,人衣沾草翠。
潭影见轩窗,游鱼呷亭宇。
散坐捐烦苛,纵谈忘忌避。
水风醒心脾,百罚不成醉。
舟行穷幽奥,目境转奇邃。
临涯逼悬流,万雷击山坠。
对面不闻语,但见口开闭。
冰柱万条直,雪岩千片碎。
侧身奔石间,趾酸心病悸。
归卧北窗下,枕边闻水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题为《宴大通桥》。这首诗的内容是:

夏日高户部循卿招饮大通桥,同黄太常思立、张国博叔闇、项参知庭坚及舍弟中郎。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盛唐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少有文名,天宝末年与李白、杜甫、高适三人于洛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曾应进士举而不第,使赋登科未第。后从军走马簪缨间,历侍玄宗、肃宗、代宗、广德三帝。因多次投靠宰相,故仕途偃蹇不得志。最后贬至龙标尉,在边地度过了晚年生活。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诗人与好友们相聚在大通桥上饮酒作乐的场景。诗中的“夏日”和“大通桥”可能是地点,而“黄太常”、“张国博叔闇”、“项参知庭坚”和“舍弟中郎”则都是诗人的朋友。整首诗充满了欢乐和友情的氛围,展现了唐代诗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