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尹吉甫祠

天上煌煌羽檄催,烧空硉矹火云堆。
一时曾振中兴业,千古还思大将才。
月满松萝栖鹳鹤,年深阶砌长莓苔。
经过亦有城皋寄,谁赠清风一慰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尹吉甫祠》是明代诗人陈超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尹吉甫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下面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陈超(约1483年—1526年),字子中,号青莲居士,明代文学家,与杨循吉、高叔嗣并称“明初三大家”。他出生于浙江钱塘,是明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来表达情感。
  1. 作品原文
  • 天上煌煌羽檄催,烧空硉矹火云堆。
  • 一时曾振中兴业,千古还思大将才。
  • 月满松萝栖鹳鹤,年深阶砌长莓苔。
  1. 白话译文
  • 天上传来紧急的命令,如同火烧云聚集般急促。
  • 曾经有英勇将领振作国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 月光洒在松树和苔藓上,时间流逝,岁月沉淀。
  1. 创作背景:陈超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明朝早期的动荡时期。当时社会需要英雄人物来振兴国家,而尹吉甫作为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自然成为诗人敬仰的对象。因此,陈超以尹吉甫祠为题,表达了他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2. 名家点评

  • 诗中通过对尹吉甫祠景象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以及对英雄的怀念之情。陈超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陈超的《谒尹吉甫祠》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历史英雄敬仰之情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历史沧桑和文化传承的画卷。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代初期的社会现实和文化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