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家乐

黏禾收早糯收迟,赛社归来日暮时。
草具杯盆延父老,瓜分梨枣到童儿。
墙头绿挂丝瓜子,屋角红装锦菊枝。
不怕新霜迎葛屦,御寒先制木棉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时田家乐》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创作的一组词,旨在通过农家的现实与理想的对照,突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并表现出作者对农民生活疾苦的关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词作内容:《满江红·田家四时》共四首,上片写“田家苦”,下片咏“田家乐”。这组词通过农事活动来描绘田家四季的变化和生活的苦乐,反映了农家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面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时的辛劳与希望。
  2. 艺术手法:《满江红》是郑燮所创的词体之一,具有豪放直率的特色。在这几首词中,他通过对比现实的苦乐,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词中的“田家语言”不仅体现了郑燮深厚的人文关怀,还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文化背景:郑燮的这组词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对郑燮的创作风格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也受到了当时其他文人的影响,如欧阳修、王维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都以描写田园生活为主,强调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结合。
  4. 艺术成就:郑燮的这组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词作被认为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喜,白头人醉白头扶,田家乐”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5. 社会影响:郑燮通过对田家生活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思考。这组词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社会报告,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关心农民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6. 个人经历:郑燮本人也是一位农民,他的亲身经历使他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农民的生活,从而在作品中表达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他的这组词,既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农民群体的歌颂。

《四时田家乐》不仅是郑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古代农民的生活面貌及其精神世界,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