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途趋落日,孤棹倚灵洲。
水月蒹葭夜,山风松桧秋。
渔传隔浦调,客引异乡愁。
不尽凭高兴,狂歌向北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畏途趋落日,孤棹倚灵洲。
水月蒹葭夜,山风松桧秋。
渔传隔浦调,客引异乡愁。
不尽凭高兴,狂歌向北陬。
《夜泊灵洲》是明朝诗人陈绍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陈绍文,字公载,自号中阁山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明代诗人。
《夜泊灵洲》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夜晚在灵州泊船的场景。诗的原文如下:畏途趋落日,孤棹倚灵洲。水月蒹葭夜,山风松桧秋。渔传隔浦调,客引异乡愁。不尽凭高兴,狂歌向北陬。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还透露出一种游子对家乡和故土的思念。诗中的“孤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江上漂泊的情景,而“倚灵洲”则暗示了与这片水域的深厚情感。
《夜泊灵洲》不仅是明朝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