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韩山

松风满袖觉身轻,蹑屩登临逸兴生。
夹路野花迎客笑,隔林幽鸟向人鸣。
爱闲愁向尘中老,吊古能无物外情。
百岁重阳逢有几,浩歌归去月华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登韩山》是明代诗人郭廷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审美情趣,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九日登韩山》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密切相关。郭廷序,字循夫,号介斋,是明代潮阳人,是一位杰出的进士,曾官贵溪知县。他师事黄佐,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51年)中进士。

《九日登韩山》的原文如下:

松风满袖觉身轻,蹑屩登临逸兴生。
夹路野花迎客笑,隔林幽鸟向人鸣。
爱閒愁向尘中老,吊古能无物外情。
百岁重阳逢有几,浩歌归去月华明。

这首诗以“九日登韩山”为题,通过描绘韩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登山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的人生态度。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松风满袖”、“逸兴生”、“野花迎客笑”、“幽鸟向人鸣”等,都赋予了景物以生动的形象和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生命价值的哲思。

郭廷序的《九日登韩山》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研究明代文人思想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文献。对于喜爱文学、历史和文化的朋友来说,研读并理解《九日登韩山》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启发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