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还姑苏

秋风昨夜透青衿,吟动还乡一片心。
宦迹眼前云漠漠,客情江上月沉沉。
荣华未必忙中得,安乐原于静处寻。
萍水会君君会我,临歧惭愧一讴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友人还姑苏》是明代诗人陈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繗,字仲文,号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进士,曾担任翰林院检讨等职。其诗作以清丽见长,有《唾馀集》传世。
  • 陈繗的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其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他的创作涵盖了咏物、抒情等多种题材,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1. 诗歌原文
    秋风昨夜透青衿,吟动还乡一片心。
    宦迹眼前云漠漠,客情江上月沉沉。
    荣华未必忙中得,安乐原于静处寻。
    萍水会君君会我,临歧惭愧一讴吟。

  2.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陈繗归隐后的某个秋天。
  •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1. 主题思想
  • 诗中通过“秋风”与“月色”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诗句“荣华未必忙中得,安乐原于静处寻”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与成就并非来自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萍水会君君会我,临歧惭愧一讴吟”则展示了诗人在分别之际的谦逊与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送友人还姑苏》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更是陈繗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与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