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陈冕家

远树晴堪数,孤云暝欲遮。
自怜江海迹,能到友生家。
落日明江色,轻风动麦花。
相看吾鬓白,不必问年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陈冕家》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多方面对这首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品作者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是陈献章在隐居期间的作品。据资料显示,陈献章多次会试未中,遂闭门读书,并在其居所“阳春台”静坐数年。他的学术活动与思想发展都为这首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 作品原文
  • 诗句内容:《至陈冕家》中的诗句“远树晴堪数,孤云暝欲遮。自怜江海迹,能到友生家。落日明江色,轻风动麦花。相看吾鬓白,不必问年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而且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1. 作品风格特点
  • 哲理内涵:陈献章作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他通过描述友人的居所及其周边环境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这种以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使得《至陈冕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作品历史评价
  • 后世影响:《至陈冕家》作为陈献章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它的简洁与深邃使其成为研究陈献章及其时代背景的重要文献。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当时文人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态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至陈冕家》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精湛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每一句都是精心构思的,旨在展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尤其是其中的“自怜江海迹”,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感慨,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领悟。

《至陈冕家》不仅是陈献章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更是明代社会文化氛围的一个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以及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