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云自在,得意鸟同歌。
白骨可人醉,苍生如命何。
渔樵真有道,烟水别传蓑。
想见沧溟外,东南月更多。
张地曹寄林县博用韵答之
介绍
《张地曹寄林县博用韵答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张地曹,字君房,是中书舍人张九龄的儿子,与父亲同辈。他年轻时就很有才气,但因为母亲早逝,一直未能显扬名望。后来在唐宪宗时期,张地曹任太子中允,后改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宦官李辅等人,因此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迁任忠州刺史。
张地曹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在江州度过了三年的贬谪生活后,又被召回京任左拾遗。在返回京城之前,他曾给友人写过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一别三载矣,
再逢又五年。
不知身外事,
今是复明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
除了以上关于张地曹的介绍外,还有一些关于他的轶事趣闻可以分享:
张地曹在任太子中允时,有一次在皇帝面前朗诵了一篇《尚书·尧典》,其中引用了舜帝的话:“咨尔殷商,旧民六百,朕心忧之。”皇帝听后很感动,于是下令减免了商人的部分税收,以表示对舜帝的怀念之情。
当张地曹担任江州司马时,当地有一个名叫陈亮的人,他曾经给张地曹写过一封信,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陈亮在信中写道:“仆闻先生名久矣,今幸得拜识,实为平生所未闻。敢问先生何以教仆?仆虽愚,然颇好读书,常思有一日能尽释前疑,豁然贯通,则终身受用无穷矣。”张地曹看后非常感动,于是他回信说:“吾子之言大善!”并鼓励陈亮继续努力。后来陈亮果然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学者。
在担任江州司马期间,张地曹还曾被贬为忠州刺史。在离开江州时,他写下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去国十年余,
归期日已遥。
江山依旧在,
人事已非朝。
回首长安路,
依依不得行。
谁知此情意,
尽在别离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