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约游仙井

仙井会容双眼到,病躯须著一筇扶。
春风有客来相问,何日扁舟进所如。
世道难交终索寞,幽居拟卜只虚无。
凭君寄语山灵道,欲傍啼𤠔借一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友约游仙井》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几次入京会试未中,遂闭门读书,“遂筑一台,名日阳春,日静坐其中,足不出阈外者数年。”他的著述,后人编为《白沙子全集》,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诗歌原文
  • 仙井会容双眼到,病躯须著一筇扶。春风有客来相问,何日扁舟进所如。世道难交终索寞,幽居拟卜只虚无。凭君寄语山灵道,欲傍啼猿借一区。
  1.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仙井仿佛能够容纳双眼一般,引人遐想。诗中的“春风有客来相问”,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人间的温情。
  • 哲理之深: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孤独。诗句“世道难交终索寞”深刻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沉,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

《与友约游仙井》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脉络和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