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斥卤走通川,剩种乌穧益税钱。
士不居官终爱国,孙当从祖是名田。
幸生天下承平日,屡见人间大有年。
从此不须忧俯仰,茆斋向暖抱孙眠。
命孙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命孙田》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简介:《命孙田》的作者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他是一位理学家,与吴与弼有师生之谊,但多次入京会试未中,因此闭门读书数年。他的学术成就被后世编入《白沙子全集》,并在《明史》和《明儒学案》中有传。
诗歌原文:
新开斥卤走通川,剩种乌穧益税钱。
士不居官终爱国,孙当从祖是名田。
幸生天下承平日,屡见人间大有年。
从此不须忧俯仰,茆斋向暖抱孙眠。
诗歌赏析:陈献章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土地和家庭的看法,认为土地不仅是财富来源,也是家族荣誉的象征。诗中的“新开斥卤走通川,剩种乌穧益税钱”反映了他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而“士不居官终爱国,孙当从祖是名田”则展现了他对于忠诚和继承家族荣誉的看重。最后两句“幸生天下承平日,屡见人间大有年。从此不须忧俯仰,茆斋向暖抱孙眠”透露出他对当前社会安定和平的喜悦以及对未来无忧的生活的期待。
历史意义:在明朝时期,陈献章通过创作此诗来表达自己对于土地、家族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种思想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文学地位:《命孙田》作为陈献章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技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命孙田》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陈献章的个人思想感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会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及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