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雷震东

何处黄公客欲还,黄公山亦小庐山。
往来云水两三辈,妆点春风花柳间。
岳色晓行湘浦望,湖光晴到洞庭看。
有诗都点逍遥送,九万扶摇一日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雷震东》是一首明代诗人陈献章创作的七言律诗。陈献章,号白沙先生,广东新会人,世称白沙先生。他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遂闭门读书,筑台静坐数年。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与雷震东》是陈献章的作品。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他的著述后人编为《白沙子全集》。陈献章是明代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2. 诗歌原文
    何处黄公客欲还,黄公山亦小庐山。
    往来云水两三辈,妆点春风花柳间。
    岳色晓行湘浦望,湖光晴到洞庭看。
    有诗都点逍遥送,九万扶摇一日抟。

  3. 诗歌赏析:陈献章的《与雷震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受到赞誉。此诗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中的“九万扶摇一日抟”更是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高远的志向。

  4. 创作背景:陈献章在隐居期间,生活简朴,与友人共度时光。这首诗可能是在与朋友出游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5. 文化影响:陈献章不仅是一位儒学学者,还是一位文学家。《与雷震东》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6. 现代价值:在当今社会,虽然科技迅速发展,但人们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从未改变。陈献章的这首诗提醒现代人要关注自然、珍惜友情,同时也鼓励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忘内心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与雷震东》不仅是陈献章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参考。

相关推荐